MySQL性能调优之分区表(总结分享)

文 / @WordPress主题

MySQL性能调优之分区表(总结分享)

分区表是MySQL中一种优化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方式。它将一个表拆分成多个子表,每个子表被称为一个分区,每个分区在底层都是一个普通的数据表。用户可以将数据安排在不同的分区中,从而更加高效地使用存储空间和查询数据。

应用场景:

1. 数据表非常大,无法全部存放在内存中,或仅最后部分数据在热点状态,其他是历史数据。

2. 方便数据的维护,例如批量删除大量数据可使用清除整个分区的方式,对一个独立分区进行优化、检查、修复等操作。

3. 数据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设备上,从而高效地利用多个硬件设备。

限制:

1. 一个表最多只能有1024个分区,在MySQL 5.7版本后,这个限制被扩展到了8196个分区。

2. 在早期的MySQL中,分区表达式必须是整数或者是返回整数的表达式,在MySQL 5.5版本中,某些场景可以直接使用列来进行分区。

3. 如果分区字段中有主键或唯一索引列,那么所有主键列和唯一索引列都必须包含。

4. 分区表无法使用外键约束。

原理:

分区表的底层是由多个物理子表组成的,用户看到的是一个逻辑表,但是在底层实现中,是由多个独立的物理表组成的。在查询数据时,优化器会根据分区定义过滤那些没有我们需要数据的分区,这样查询就无需扫描所有的分区,提高了查询效率。

分区表操作按照以下的操作逻辑进行:

1. Select查询,对于分区表,优化器会先判断是否可以过滤部分分区,然后再调用对应的存储引擎接口访问各个分区的数据。

2. Insert操作,分区层先锁定所有底层表,然后确定哪一个分区接收这条记录,再将记录写入对应底层表。

3. Delete操作,分区层先锁定所有底层表,然后确定数据对应哪一个分区,最后对相应底层表进行删除操作。

4. Update操作,分区层先锁定所有底层表,MySQL先确定需要更新的记录在哪一个分区,然后取出数据并更新,再判断更新后的数据应该再哪一个分区,最后对底层表进行写入操作,并对源数据所在的底层表进行删除操作。

要点:

1. 分区表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和空间利用率,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是否使用。

2. 分区表的操作和普通表几乎一样,存储引擎也无需知道底层是一个普通表还是一个分区表的组成部分,因此很容易实现。

3. 在使用分区表时,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限制条件和操作过程的细节,例如操作逻辑、限制、原理等。

参考学习:MySQL视频教程。

以上就是MySQL性能调优之分区表的总结分享,如果需要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php中文网的相关文章。

添加UTHEME为好友
扫码添加UTHEME微信为好友
· 分享WordPress相关技术文章,主题上新与优惠动态早知道。
· 微信端最大WordPress社群,限时免费入群。